TMS(經顱磁刺激)對身體症狀障礙症和纖維肌痛症的治療效果
photo credit by:pexels
邱韻芝醫師▕ 振芝沃本診所
以身心經驗為核心,融合雅樂舞方法的深度放鬆、澄心法的覺察和內在連結、精神動力的人際觀點和心理劇的體驗性方法,促進身心整體的自我調節和關係調節。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是什麼?
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中,有一大類「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在臨床上其實蠻常見,但很少被大眾認識,常被俗稱為「自律神經失調」。它的主要特徵包括:有一個以上令人苦惱或者會造成日常生活顯著困擾的身體症狀;此身體症狀或隨之而起的健康關注,產生過度的想法、感覺或行為,而有下列至少一項表現,且達6個月以上:
(1)持續且不成比例地擔心症狀的嚴重性
(2)對於健康或症狀一直高度焦慮
(3)為了這些症狀或擔心健康問題而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
致病因子和風險因子
詳細的病因目前還不清楚,但研究發現心理壓力、痛覺敏感、人格特質(影響如何看待身體症狀和疾病)、較低的情緒覺察(對身體的關注會多於情緒)、生病行為的回饋增強,是可能的致病因子。而有憂鬱症或焦慮症、有生理疾病或剛恢復、有某疾病的風險(如家族病史)、有過創傷經驗(家暴、性侵),會提高患此症的風險。
和纖維肌痛症的異同
在身體症狀障礙症中,疼痛是常見的表現,而纖維肌痛症就常和此症混淆。纖維肌痛症的定義為,疼痛範圍同時涵蓋身體兩側與腰部上下區域,合併身體 18 個特定部位中超過 11 處的壓痛點,但局部構造、抽血檢查大多正常,持續三個月以上,就可診斷。疼痛之外,常合併睡眠障礙、倦怠、專注力下降、頭痛、腸胃痛、頻尿、憂鬱、焦慮,感覺異常。
身體症狀障礙症和纖維肌痛症的差別在於,身體症狀障礙症的疼痛沒有明顯的生理性原因,是因對疼痛的認知及解讀異常所引起,亦可能為想像或非真實且誇大的疼痛;而纖維肌痛症為生理性的疼痛,可能來自於中樞系統敏感化的因素。
根據2012年美國精神科學會年會的資料顯示,腸躁症或纖維肌痛症中,有高達 26% 的人可符合身體症狀障礙症的診斷。這個疾病常和焦慮、憂鬱共病,且交互作用下會惡化身體症狀障礙症,因而臨床上常難以區分身體的不舒適是來自於生理還是心理。
治療方式
研究顯示,抗憂鬱劑、認知行為療法、正念療法能降低身體症狀障礙症和纖維肌痛症的焦慮、憂鬱和疼痛程度,而針對肌電位的生理回饋治療,也能減緩纖維肌痛症的疼痛症狀。
多年來身體症狀障礙症和纖維肌痛症的治療方式和效果一直難有突破,也缺乏一致性、夠多樣本數的研究,但經顱磁刺激治療( TMS )帶來一些進展。一篇2021年發表的統合分析研究,整合了 18 個研究共 643 個樣本,分析 TMS 對纖維肌痛症的治療效果,發現能有效改善憂鬱、焦慮、疼痛症狀,且老年病患改善幅度較多。在治療結束後,療效至少維持 2 週,其中疼痛和憂鬱改善的效應,可維持 1.5 個月。
另一篇2022年發表的統合分析研究則囊括了共 303 人次的樣本,也是分析 TMS 對纖維肌痛症的疼痛、憂鬱、焦慮、生活品質的改善效果。經過 4 週的治療,接受 TMS 治療組相較於對照組,疼痛和生活品質都有所改善,特別是施打在 M1 位置對於疼痛的治療有幫助。但此分析中,打在 M1 或 DLPFC,都對纖維肌痛症患者的憂鬱、焦慮無顯著效果。
由於身體症狀障礙症和纖維肌痛症的身心致病機制還不明確,且個別差異大,就會影響個別的治療反應,難以用單一療法達到夠滿意和持續的效果。依據個別身心狀況,整合不同的治療方式,例如透過 TMS 改善疼痛,正念療法提升自我覺察,生理回饋促進自我調節,認知行為療法改善適應不良行為,相輔相成,會是更理想的治療策略。
參考文獻:
-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for Fibromyalgia: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2022
Efficacy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Fibromyalg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Clin. Med. 2021, 10, 4669
A Systematic Overview of Reviews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Fibromyalgia Syndrome.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Volume 2015
Interpreting physical sensations to guide health-related behavior. Wien Klin Wochenschr (2022) 134 (Suppl 1):S3-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