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強迫症(OCD)?

2021-10-22

                            photo credit by:pexels   

作者 : 蘇振翔 唐子俊診所 醫師


強迫症的終生盛行率是 2-3%,是當前第四常見的身心科疾患,緊跟在畏懼症(phobia)、物質相關障礙症(substance related disorders)與憂鬱症之後。


強迫症的核心問題是「焦慮」與「強迫性」

大部分的個案是強迫思考合併強迫行為,但也有少部分僅存在強迫思考。「強迫思考」指的是持續且反覆出現的一些想法、衝動或影像,在困擾的症狀干擾時,個案感受是被侵入的、自己不想要的,因此感到明顯的焦慮與痛苦。個案會企圖忽視或壓抑這些想法、衝動或影像,或試圖用其他的想法或行為來做抵銷。而什麼又是「強迫行為」呢?指的是個案被迫必須遵從某些嚴格的規定,來做出一些重複的行為或心智活動(如默念、祈禱、計數...),目的是減少或防止焦慮與痛苦,或者是為了防止某些可怕事件或情況的發生,但這些行為或心智活動顯然是過度、過頭的。當這些強迫思考與行為已經造成顯著苦惱,或是導致人際、社交與職業上的功能缺損時,就不該僅當成是有潔癖愛乾淨、小心謹慎、個性龜毛罷了,而是得更積極地去就醫評估,以討論後續的治療調整。

就類型來說,最常見的強迫症狀有 2 種

  1. 「害怕被汙染」患者常擔心接觸到環境、物品或他人時被弄髒,反覆擔心自己是否已被弄髒,就可能透過反覆清洗、擦拭、隔離等行為來試圖降低被汙染的可能性。這類情形在大環境發生傳染性疾病時(如SARS、新冠肺炎),更容易被誘發或惡化;
  2. 「病態性疑慮」,總會擔心有事尚未完成、沒鎖好門窗、沒關好電器或瓦斯等,對於這些可能沒完成或是遺漏的事項感到焦慮與愧疚,進而出現反覆檢查與確認的行為。其他像是很在意物件的整齊與對稱、物品囤積等亦是常見的症狀。此外,個案的症狀表現是有可能出現轉變的,例如之前以害怕被汙染而過度清洗為主,之後卻轉變成反覆檢查。不僅如此,症狀的強度亦可能隨著情境而波動,例如在公共場合尚能靠壓抑來讓症狀的外顯程度下降,在家裡或是獨自一人時的症狀表現就變得非常顯著。

強迫症的平均發病年齡是在 20 歲,男女比例是 1:1,而單身個案的比例較已婚者高,但這可能也與 OCD 導致的人際、社交功能缺損,而致使個案的結婚率較低有關。OCD 有很高的比例去合併憂鬱症或社交恐懼的問題。不僅是成人,兒童也可能出現強迫症,兒童強迫症的個案中,男生比例高於女生,較常合併的其他身心科問題則是妥瑞氏症、抽搐症(tic disorder)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這些合併出現的病症間可能交互影響,進而對個案的功能造成更全面性的缺損。

強迫症治療

在治療方面,當前第一線的藥物治療是血清素回收抑制劑 ( serotonin selective reuptake inhibitor, SSRI )、三環抗憂鬱劑 (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TCA ),透過提高血清素的濃度去調節大腦額葉與基底核的運作,療效可達五至六成,因此大部分會建議合併行為治療,來將療效提升至七至八成,即便如此,研究顯示,仍有近 2/3 的個案對於症狀的改善幅度、症狀對生活的影響程度感到不滿意,為此,方興未艾的新型治療:重複穿顱磁刺激儀 (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 ) 被寄予厚望,而後續的相關研究也的確顯示,rTMS 能有效的打斷強迫的行為,令過度活躍的強迫症迴圈,有效的穩定下來。在傳統的藥物與行為治療之外,提供另一種治療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

  1.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2. Kaplan and Sadock's synopsis of psychiatry 11th edition
  3. Lather, Rinse, Repeat? Breaking Repetitive Behaviors With Repetitive Stimulation(2021)Am J Psychiatry 1;178(5):378-380
  4. Brain Stimulation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A Systematic Review (2019)Curr Neuropharmacol;17(8):787-807


作者介紹 :



蘇振翔 醫師

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後在母校的行為科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於高醫大附設醫院的住院醫師訓練、擔任主治醫師期間,數次榮獲優良住院醫師與優良教學主治醫師殊榮,目前轉任至唐子俊診所,為精神醫療與民眾的身心健康繼續奉獻己力。